坚持传承,勇于创新,不断前行—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召开学习讨论会

发布时间:2025-01-09

2025年1月6日,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召开学习讨论会(2025年工作务虚会),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讨论交流2025年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本次会议为协会新一年工作谋篇布局、推动公共关系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jpg

沙海林会长在会上回顾总结了2024年协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和体会。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障。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党支部、举办学习交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纪念全国人大成立70周年等系列专题学习活动,与上海海怡集团、上海永太公司等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健全了党组织体系和学习制度建设,强化了党建对协会各项工作的引领机制,确保协会发展方向正确。二是立足工作定位,凸显品牌优势。成功举办多项品牌活动,如第十一届优秀公共关系案例颁奖典礼,展示上海公关领域丰硕成果,出版案例集《创新的赢家》进一步巩固品牌效应。同时,办好高端讲座和论坛活动,邀请各界知名人士分享前沿观点,涵盖外交、经济、国防等多个领域,以“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公共关系国际论坛更是吸引众多国内外嘉宾,提升了协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三是注重走访调研,增强服务功能。 协会通过深入走访调研40多家企事业单位,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成为连接民间和政府的“直通车”。协会还走访了法、英、美、欧盟、日、韩等外国商会和贸易投资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商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此外,协会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会员参与立法工作,为地方民主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四是拓展交流渠道,提升合作水平。协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在与江、浙、皖三省及宁、杭、庐三市公共关系协会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倡议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公共关系联盟,促进区域内协同发展。同时,举办多种文化交流活动,如与玉佛禅寺联办的文化雅集活动、与诗词学会联办的金秋诗会等,增进文化理解与互动。五是开展民间外交,讲好中国故事。协会加强与国内外公共关系组织和各界人士的交流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上海声音。编纂出版《灵感-上海》一书,彰显上海作为全球大都市的多元文化特色,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添上精彩一笔;组织举办爱尔兰文学(尤利西斯)作品分享会和学术研讨会、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分享会等活动,促进中外文化融合交流;联合举办上海与纽约的“江河对话”活动,分享中美两国民间在诸多方面的共同关切,这项活动获得了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优秀案例展示奖项。六是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协会在组织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建立专业公司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对外交流中心,并抓紧组建文化艺术委员会。推进会员发展工作,新吸收62家团体会员单位和6位个人会员加入。协会完善各类会议制度,完成财务审计,加强情况专报、公众号建设及大事记编辑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jpg

在谈及2024年协会工作的体会时,沙海林会长指出,必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首先是坚定不移地以党建为引领,确保协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将党的政策与协会工作相结合,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公共关系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其次是坚定不移地立足协会的性质和工作定位,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确保协会工作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会员的需求落实到位,充分体现公共关系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三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创新发展,既继承历届协会领导班子创造的工作经验、工作品牌,更展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思路,适应社会需求,赢得新的发展。第四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合作交流。积极拓展交流渠道,不断扩大朋友圈,紧密加强与长三角、港澳台及国内外各方合作,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对于202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沙海林会长强调,协会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勇于政治担当,不忘初心使命、坚守家国情怀,齐心协力、主动作为,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优化服务为支撑,以扩大交流合作为契机,努力推动公共关系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公共关系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推动公共关系领域学界与业界的深度合作,开展前瞻性理论研究,围绕公共关系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新兴技术与公共关系融合及探索创新公共关系活动模式、传播策略和管理方法等方向开展研究,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公共关系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要求,深刻认识公共关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根据公共关系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强化专委会、中心、研究院、专报“直通车”、“立法联系点”等平台的功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三是积极探索在主办、合办、参与和支持各类公共关系活动中(如进博会溢出效应论坛等),优化品牌投入、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影响、形成社会合力方面的新机制。

二、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效。围绕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热点,继续办好各类高端讲座等活动;继续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和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用好“早餐会”、主题沙龙、法律服务、课题研究等平台,提高为会员及会员单位服务的成效;增加和完善协会机构的设置,加大会员发展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协会,扩大协会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三、加大公共关系人才的发现、培养、推举的工作力度。借助协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公司委员会和高校、媒体及专业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公共关系培训体系,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完善并改进上海高校公共关系专业奖学金评比等工作,与高校联合制定公共关系人才培养计划,开设特色课程,建立实习基地,激励高校学生投身公共关系行业,培养行业人才。

四、促进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联动发展。深化长三角公共关系联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活动,举办长三角公共关系联盟高级培训班、公共关系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行业精英进行授课,涵盖公关策略、危机管理、跨文化传播等核心内容,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融合长三角公共关系联盟的资源和优势,联合开展公共关系论坛、品牌传播、优秀案例评选、奖学金评选等活动,共同促进长三角公共关系事业新的发展。

五、参与对外交往、交流与交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背景下,扩大交流与合作是公共关系组织拓展视野、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同国内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友好团体、公关行业合作交流,继续做好对外接待、联络等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上海声音,开展民间外交和民间交往。二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组织和参与经贸交流、商务会展、文化活动、教育游学、艺术展览会、友好城市等活动,开展与有关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商务、文化艺术、教育界人士等进行互动,在办好第二届爱尔兰文学(叶芝)研讨会的同时,加大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推介传播力度,构筑相互理解、共同合作的平台。

学习讨论会上,与会的协会党工组成员、副会长和理事代表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对2024年度工作予以补充总结和高度评价,并对新一年工作给出许多建议和方案。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在充分肯定协会工作的同时,传达了近期召开的市委学习交流会和市委全会的会议精神,并结合公共关系协会具有的统战性、行业性、民间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要求协会工作在新的一年继续谋好主业、建好体系、讲好故事、用好资源,在借力政府、联动社会、挖掘企业、链接国际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推动公共关系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